杰出女性

Sian Clifford:《伦敦生活》之外的生活

在频频刷爆网络的《伦敦生活》中饰演 Phoebe Waller-Bridge 的姐姐一角把 Sian Clifford 推到了聚光灯之下。Sarah Bailey 对话这位事业如日中天的英国女演员,为我们讲述她与 Waller-Bridge 相见恨晚的姐妹情谊、曾经精神崩溃的经历如何启发了她创建健康和冥想网站 Still Space,以及即将上映的两部新剧。

摄影 Anya Holdstock造型 Viktorija Tomasevic
杰出女性

自从 Sian Clifford 在《伦敦生活》中饰演了 Phoebe Waller-Bridge 的姐姐 Claire,出色演绎了这段复杂的姐妹情,她注定要就和这一角色密不可分了。当我在东伦敦的一家酒店见到 Sian Clifford 时,虽然已经有点过了早餐时间,她还是在不慌不忙地吃着水煮蛋和吐司。在英国独立电影颁奖礼结束的第二天早上,她决定优雅地开始新的一天。(“昨晚有人问我怎么应对一夜成名。” 她翻了个白眼。“拜托,我做演员已经13年了……”)我们今天要谈的,不仅是她在这部剧集中交出的几乎是近十年来最了不起的答卷,还有冥想、对抗极限,以及 Clifford 的副业——“Sian's Still Space” 健康平台的创始人。

16年前,就读戏剧学院的第一周,Clifford 和 Waller-Bridge 一起乘地铁时成为了好朋友 —— 这个故事已经被讲过很多次了。同样被反复提到的,还有 Waller-Bridge 顶住压力,没有用名气更大的演员,而是坚持请 Clifford 饰演 Claire 一角(“我从不避讳这件事,是她极力为我争取到这个角色的”)。实际上,Claire 这个角色是她们两个人一起创作出来的。“在萨瑟克区一家阴暗潮湿的小剧场里,她妈妈帮忙读旁白,我们两个玩着‘你来投票’的游戏塑造了 Claire 的雏形。那是我第一次扮演 Claire……2009年,真的是好久之前了。”

几年之后,当 Clifford 看到《伦敦生活》的初稿时,“我当时想,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剧本。这本子写得太新鲜,太有时代感了,精彩到让人癫狂,满满的爱与激情。我当时一点都没考虑这剧会不会受欢迎的问题,因为单单是想到我们要拍这样一个剧就已经让我热血沸腾了。

Clifford 和 Waller-Bridge 的友谊可谓情比金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两个愿意一直合作,因为合作起来太轻松、太顺畅了 —— 我们两个讲话……有时候不需要说什么,一个眼神就够了。我们两个彼此信任,思想观念几乎完全契合,这是和其他人没法达到的默契。

九年前,Clifford 开始探索健康领域。“我一直马不停蹄地工作,过得很充实……” 但那段时间,她自己生活的并不开心,于是她给自己放了个假,去了爱尔兰。“那时我才意识到那些魔法般神秘的事物 ——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曾经对这些很感兴趣,后来却刻意把这些都收起来了。那一刻我突然又深刻地感受到了。那是我第一次尝试冥想,也是第一次做瑜伽。我太喜欢这些了,很快就沉浸在这个世界中,从不同的方面去学习和充实自己 —— 营养学啊,超验冥想啊,佛教冥想啊……我几乎是完全陷进了这一独特的风景里。”

很多人认为成功就是不知疲倦地工作,我想打破人们这个错觉。

后来我就想到了创建一个健康平台,来分享我所学到的东西。“我当时在洛杉矶,正在听朋友聊他表姐在纽约成立的一个艺术空间。那天我睡到半夜两点就起来了,拿了个笔记本就开始写,写了两个小时。当时我在纸上写下“冥静空间”这个名字时,感觉就像是神来之笔。” Clifford 的愿景很简单:“很多人认为成功就是不知疲倦地工作,我想打破人们这个错觉。”

那是2015年,《伦敦生活》第一季还没有开播。和很多人一样,当时的 Clifford 身兼数职,过着拼命三娘的生活。“我开始在伦敦推广[冥想]课程。但是,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快崩溃了,因为相当于同时在做三份工作:一份为了挣钱,两份出于热爱。我花了半年时间来做这件事:从创意到计划落地,到品牌的打造。讽刺的是,她也是不可避免地在大病一场之后才真正从内心接受了自己的想法。我们的文化“把忙碌推崇为一种美德,一种衡量成功的标尺,” 她说。“人们总是要等累倒在地上爬不起来了,才会想到要关心自己的身体。”

她给我描述了摆脱了恐慌的那个小小的关键时刻。“当我在心里大喊 ‘我该怎么办!’ 时”,她听到内心的声音说自己不过是想去看一场《星球大战》,但她没法去,因为实在太忙了。接着,她感觉自己的理智和内心的声音在‘辩论’。最终,内心的声音胜出:“我终于去看了《星球大战》。天呐,我发誓这个决定简直是拯救了我的人生,给了我充沛的能量。” 她第二天就定了去格拉斯顿堡的票。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坐在板凳上,感受着心绪起伏、心潮翻涌,她才意识到,那是半年时间里唯一一次 “我可以什么也不做的时刻,而这就是‘冥静空间’之所以会存在的真正原因。”

在最终突破自我之后通常都会经历一段摇摆不定的阶段 —— 她听从朋友的建议,参加了《Psychologies》杂志和 Hay House 共同打造的“New Wise Voice of 2016”(寻找2016睿智新声)的比赛。“难以置信我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创作了那么多内容。我沉浸到我的自我意识达不到的潜意识里,凭借直觉来创作。我记得我在三天时间里创作了46个演讲作品。”

我演讲的内容是关于我的一生都在被强烈的积极进取的动力推着前进,而现在我正在学着怎么摆脱它,转而接纳一个更温柔、懂得退让的自己,学会顺其自然。

今天,当你在 YouTube 上看到她展示的至真至诚、满含深情、睿智通达的演讲视频,你肯定会说:“嗯,她肯定会赢(她也的确赢了)。” 不久之后,她又站在了《Psychologies》暨 Hay House演讲大会上,面对1000多名听众做演讲。“人们起立为我鼓掌,我在台上哭了……情不自已。我演讲的内容是关于我的一生都在被强烈的积极进取的动力推着前进,而现在我正在学着怎么摆脱它,转而接纳一个更温柔、懂得退让的自己,学会顺其自然。” 她微微一笑。“那年年底,《伦敦生活》大获成功。”

毫无意外,随着《伦敦生活》第一季和第二季的大获成功,一大波片约蜂拥而至。(她在英国 Sky 电视台即将播出的喜剧《两周后就死》 中出演 Maisie Williams 的妈妈,同时与 Matthew Macfadyen 共同主演由 Stephen Frears 导演执导的剧集《Quiz》,该剧分为三部,改编自机智问答节目《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的丑闻,很快将在英国ITV 播出。因此,“Sian 的冥静空间”仍然是处于测试状态(“网站已经建好了,只是还没有正式上线”)。目前,网站上可以看到 Clifford 的 YouTube 视频,还有一段介绍冥想的视频,是她刚刚特意为 PORTER 的读者们录制的【点击文末链接即可观】。

她建议冥想新手们 —— 或者说像我一样尝试未果的人 —— 先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我总是建议大家定一个低到有点可笑的目标,比如说坚持 30 秒。这样他们就知道他们一定能做到。你不用超过这个时间,因为你的目的是强化 ‘你能做到’的信念,你能达到这个目标,这会让你有成就感。” 她给出的最重要的建议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呼气而不是吸气上:“这会放松贯穿脊柱的迷走神经,让你的神经系统确认你是安全的。”

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的直觉会经常发出非常坚定的信号。但是往往是很小的声音。

“关于健康,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持之以恒。每天坚持小小的 30 秒钟,日复一日,你就能重塑自我,” 她说。“你就是自己最坚强的后盾、最忠诚的盟友、最痴情的爱人,所有的所有。如果你能做到这点,无论如何你都可以活得精彩。要不是去年我已经领悟到这些,我肯定会焦躁不堪、压抑不安,因为毕竟当时《伦敦生活》还前途未卜。”

Clifford 对心理健康话题如此坦白,对追求成功的见解如此多面而有说服力,坦白说,我跟她畅谈一整天也不够。但是,时间原因,只能再问两个问题了。第一个问题是她要给 PORTER 的读者们什么好的建议吗?“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的直觉会经常发出非常坚定的信号。但是往往是很小的声音。”

再问一个肤浅一点的问题,她有没有像 Claire 一样剪过短发,然后整个人看起来像根铅笔?“哈哈,我不觉得我剪短发像铅笔,但是剪短发我肯定会哭。即使不是特别短,只是比我想的短一点,也会让我无比难过。发型重于天。我们的女性特质很大一部分都维系在我们的发型上。所以,是的,我明白。”

是的,她明白。她就是这样清醒通透。

(本篇采访首次发布于2020年1月17日)

精彩视频

Sian Clifford 与《PORTER》畅谈为何健康和冥想是上天赐给我们的礼物,以她及对于睡眠、放松和解压的小窍门。在 Clifford 看来,平静而有序地呼吸是关键,但善待自己才是核心;她同时为我们揭晓为何拥有好友 Phoebe Waller-Bridge 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礼物。

Sian Clifford 与 NET-A-PORTER 颇特女士 及其产品无利益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