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话大冒险
专访
Kristen Stewart

在阳光明媚的洛杉矶,Kristen Stewart 即将结束新一轮的宣传路演。我们坐在她位于 Los Feliz 山坡上的居家办公室里畅聊,俯瞰着茫茫的都市远景。2024年的前三个月对 Stewart 来说是个旋风式的开端,它标志着一个阶段的终结,同时也开启了新的篇章。
自《血爱成河》在年初的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后,这部由新生代编剧兼导演 Rose Glass 掌镜的作品就激发起了观众和影评人的强烈好奇心,其引发的最大话题就是 Stewart 出色诠释的 Lou 一角 —— 看似怀揣着虚无主义的健身房经理,她在迅速、炽热地爱上一个女健美运动员后,整个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连我们自己都很惊讶,这样的影片竟然真的被拍出来了,” 当我们走到后院门廊的时 Stewart 说道,“因为它太怪诞了,带着暴力元素,还有些消极负面,但确实吊足了观众胃口;直白地有些吓人。”
“我肯定脱离不了在美国的拍片习惯,但需要刻意地把自己抽离出来,因为我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导演,需要先从学生水平的作品开始,在美国我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你很难给《血爱成河》归类,有人说它是动作片、惊悚片、爱情片、悬疑片、新黑色电影。Glass 认为它受到了《艳舞女郎》和《周末夜狂热》的影响,会让大家在观影过程中回忆起这些经典影片,但同时又因为大胆、迷情、脆弱以及超现实而独树一帜。
在这场粗暴而混乱的视觉盛宴中,Stewart 的表演流露出了耐人寻味的细腻与微妙,让你频繁在感动与爆笑中穿梭。“我在拍戏时确实有这种感觉,好像人生中所有的戏剧性场面全都发生了,有几个镜头真的很好笑……可以说是悲喜交加,” 她说,“这正是 Rose 的天才之处,因为这样的作品很容易会被拍成笨拙的‘大杂烩’。”
“如果我们只是在一个小圈子里互相欣赏,却并没有做出足够多的努力去拓宽这个圈子,这反而是固步自封。”
在谈到跟 Glass 合作的经历时,Stewart 就像一个活蹦乱跳的小孩,甚至激动到从椅子上站起来,模仿这位导演的英勇果敢、对角色的设想,还有她如何拒绝行业高管对女性视角影片持有的偏见。“我对她充满了敬畏……深受启发;但同时我也在心里对自己说,哎呦,我暂时还做不到她那样啊。”
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我们这次的采访是在 Stewart 忙里偷闲的最后两周,之后她就要开展事业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项目:执导自己的第一部剧情片《The Chronology of Water》,改编自美国作家 Lidia Yuknavitch 于2011年出版的感人肺腑的同名回忆录,书中讲述了她酒精成瘾的经历,童年时期遭受的性虐待,以及最终如何在写作和竞技游泳中寻得了发泄。
“用专业术语来说,我这个项目仍然处于‘soft prep(软准备)’阶段,挺怪的一个说法,” Stewart 说,“它指的是剧组开始听你指挥前的一段时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软准备阶段已经持续了7年多。在获得授权以后,她首先在2018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宣布了这个项目,而后选择了英国演员 Imogen Poots 来担纲主演,但作品的推进并不容易。Stewart 从今年初就直言不讳地提出自己所面临的融资困境,并在一月份声明如果她的电影无法顺利开拍,就会放弃当演员。
“作为演员,我的作品是服务于观众的;备受喜爱的感觉很好,但这也容易让人变得贪婪……”
“这是深入我内心的一件事情,因为用心打造一部作品真的很难,特别当你想要创作一些不循规蹈矩的东西,” 她说,“我的电影涉及乱伦、月经,还有一个女人如何暴力地夺回自己的声音和身体,这些东西有时候让人不忍直视……但又会是一场深入骨髓的人生狂欢。我认为这样的作品是具有商业价值的,只是我没有任何衡量指标来证明,” 她说着笑了起来,“我觉得会有人想看这样的作品,但也说不准……也许大家更喜欢关于上帝和狗狗的故事。”
为了把自己的视野呈现给大家,Stewart 避开了电影圣地洛杉矶,把拍摄地选在了拉脱维亚,这里也是她和未婚妻编剧 Dylan Meyer 共同生活的地方。她告诉我说,这个决定是为了让自己能够真正自由地探索和发挥。她将在这个北欧小国搭建起纽约、圣地亚哥、佛罗里达和太平洋西北部的场景,拍摄出跨度30年的故事。“那个地方的电影文化正在萌芽。我肯定脱离不了在美国的拍片习惯,但需要刻意地把自己抽离出来,因为我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导演,需要先从学生水平的作品开始,在美国我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Stewart 身上那股散不加修饰的天然干和谦逊诚实的独特气质让人着迷。这个屡次获奖及荣获奥斯卡提名的演员从童年时期就踏入了演艺界,并主演了史上票房最高的电影系列之一。集演员、制片和(准)导演于一身的她尽管已经在好莱坞拥有了一席之地,在谈起这个庞大的产业时却带着疏离的口吻和玩世不恭的幽默感。在深入挖掘她宁愿放弃表演也要拍片的决心时,我感受到了她想要创作出自己的艺术的渴望,还有她对想讲的故事所持有的热情,但除了这些似乎还有更深层的愿望。在这个产业里工作的艺术家,尤其是女性,往往会被迫妥协,扼杀掉自己对于成功的直觉,Stewart 的举动似乎是对此现象的一种反抗。
“如果不是工作需求,我可能每天都穿同一身衣服……也就不会发掘出自己多面的风格,这个过程其实很有意思。”
“这个圈子里会模式化地认为只要满足几个简单的指标,就算成功地推翻了霸权,” 她思索着说,“他们可以很轻松地说,‘看看咱们多棒啊,咱们制作了一部 Maggie Gyllenhaal 执导的电影!咱们正在制作一部 Margot Robbie 执导的电影!’ 然后你就只能点点头。但这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四个导演……虽然我特别欣赏这些女性,我很爱她们,但我还是觉得虚伪。我们只是在一个小圈子里互相欣赏,却并没有做出足够多的努力去拓宽这个圈子,这反而是固步自封。”
在我们这次见面的两天前,Stewart 刚刚庆祝了自己的34岁生日。庆生会原本也不在她的不在安排中,但身边的亲友实在太热情。(她交往了5年的伴侣 Meyer 在 Ins 上分享了生日祝贺,图片是一张 Stewart 抱着她们的宠物猫躺在床上的 Polaroid 照片,配上文字“我是真的真的爱你,祝你在新的一岁迎来像流星雨那么多的好事情。”)。尽管 Stewart 保持了一贯的低调,但她对于这个特别的日子充满了深深的感激。
“我对开心自己处在当下的年龄,” 她特别强调着,也对于自己多年间在创作事业上发生的改变感到满意,“作为一名演员,我的工作是服务于他人的视野,这容易让你变得贪婪;服务于他人会让人感觉良好……尽管你可能并不喜欢作品本身。让我很欣慰的一点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我会更偏向于以最终目标为导向,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体验,而不是‘这件事能在当下给我带来好处。’”
Stewart 喜欢当下自己的状态或许还源于她曾经身为公众人物的痛苦经历,时刻曝光在公众视线里的女性总会遭受无情的伤害。“尽管现在对女性施加的情感暴力依然存在,但起码收敛了许多,更像是一种消极抵抗……在我受害的那个年代,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暴力。”
Stewart 对于名利场的游戏规则早就不陌生了,并且找到了保护自己的方法。对于社交媒体,她有些“自相矛盾”,一方承认“虚假的表演性”,同时也意识到“不能只基于自己看到的就盲目下定义。” 目前她只拥有一个私密的Ins账号,纯粹用来“分享和朋友们的自拍”。
当然,在她的工作中也有一些面向公众的部分是她很享受的。休闲奢华的混搭风总是能被 Stewart 驾驭得很好,她的红毯造型就是高级松弛感的代名词。“如果不是工作需求,我可能每天都穿同一身衣服……也就不会发掘出自己多面的风格,这个过程其实很有意思。”
“任何不真实的东西都会让我觉得别扭……但到底什么又是所谓的‘真实’呢?”
Stewart 拍摄本期《PORTER》杂志大片的时间是在这次采访的几天前,(《暮光之城》的粉丝们要尖叫了,因为这一天恰巧发生了日食),她和团队的合作非常愉快,也十分欣赏摄影师 Zoey Grossman,说她拍出的故事打破了常规,“我很幸运地拍过不少时尚大片,但大多数都是置身漂亮的豪宅里,慵懒地躺在华丽的房间里,而这一次 的拍摄需要延展出更强的戏剧张力。我最近刚好读到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家庭主妇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个鬼魂,所以我就突发奇想,能不能拍出一种效果是我已经‘活’在这张照片里一百多年了?我喜欢和 Zoey 一起工作,你可以脑洞大开,尝试各种疯狂的想法。”
在采访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仍然被 Stewart 的真实和坦诚深深吸引着。没有宣传团队,也会明显排斥被阿谀奉承,这在演艺圈里的确不常见。“任何不真实的东西都会让我觉得别扭,” 她笑了笑,“但是换个角度想,到底什么是所谓的‘真实’呢?” 至少,我眼前的她就是最真实的。
电影《血爱成河》已在院线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