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荧幕爱情
如果你已经看腻了那些老套的爱情片,这次不如换换口味,看看这些风格另类的独特作品吧。
《爱是妥协》(2003年)
这部 Nancy Meyers 执导的影片由 Diane Keaton 和 Jack Nicholson 主演,讲述的是经典的“男孩遇见女孩”故事,但与众不同的是两位主角已经过了“男孩女孩”的年纪了。这部电影令人心动的不只是剧情,同时还激发起观众对于建筑的热情。因为片中 Diane Keaton 位于汉普顿的房子绝对称得上真爱:宽敞明亮的厨房,摆着白色亚麻沙发的客厅,设有独立写字台的卧室,还有通向海滩的阳台……男人的心或许善变,而美妙的室内装潢却是永恒的。
《沉睡魔咒》(2014年)
有一句总被误解的浪漫宣言就是,真爱是无条件的。因为如果你爱上的那个人到后来变得无聊、漠不关心或更糟,你应该做的就是善待自己,少爱他们一些,拒绝那些美化某一方(通常是男性)恶劣行为的浪漫电影。但这部迪士尼幻想片提醒我们,无条件的爱确实是存在的,但是要在家长的监督下 —— Maleficent (由 Angelina Jolie 饰演)原本发誓要摧毁 Aurora 公主 (由 Elle Fanning 饰演)的人生,后来在本能的驱使下,转而解救了她。故事的最后,让公主醒来的并不是那个愚笨的 Phillip 王子,而是 Maleficent 的母爱之吻。
《我爱贝克汉姆》(2002年)
这部英国喜剧片的重点并不在于 Jess Bhamra 如何迷恋 David Beckham(尽管他确实是个体育明星),也不在于 Keira Knightley 的突破性表演,而在于 Jess 对足球的热爱,以及她不顾父母反对,立志成为职业球员的决心。踢足球并不符合 Jess 的印度传统家庭观念,在文化的冲击中,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热情之间产生的矛盾令她十分为难。这部影片呼出了对性别局限的反对之声,鼓励人们忠于自己的热情,算是一种禁忌之恋吧 —— 球场上的。
《莫负当年情》(1988年)
以女性友谊为题材的电影有很多,我们尤其推荐2017年的《嗨翻姐妹行》,2012年的《弗兰西丝·哈》,1997年的《阿珠与阿花》,还有小众片《雪花秘扇》。每一部都讲述出女人之间深厚美好的姐妹情谊。但要问哪部电影真正展现出女人关系中的关键时刻,必属《莫负当年情》。故事讲述两个成长背景迥异的女孩偶遇后开始了一段远距离的友谊,她们不仅要面对贫富差异,身边势利的父母。当两人走入二十岁时期后,她们的关系 —— 由 Bette Midler 和 Barbara Hershey 扮演 —— 因为初恋和错误的事业起点而变得更加紧密。最终,这部电影传达出了一个真正振奋人心的信息 —— 人生的伙伴不只一种,无论发生什么事,真正爱我们的人永远都会在我们的身边。
《玛蒂尔达》(1996年)
Roald Dahl 的小说《Matilda》 被 Danny DeVito 搬上了大银幕,一场与书本之间的爱恋如何成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关系。年轻的 Matilda 是个书虫,因为爱读书而拥有了一种超能力,让她能够面对生活中来自他人的恶意。基本上,Matilda 的求知欲就是一种自我关爱的表现。另外,电影中 Matilda 和她的老师 Miss Honey 之间的友谊也说明了,自己选择的亲人可能比血缘意义上的亲人更值得被爱。
本文所出现的人物与 NET-A-PORTER 颇特女士 及其产品无利益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