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灵感源于自由
专访
Julia Garner

在去年九月的艾美奖颁奖礼上,Julia Garner 喜获戏剧类最佳女配角奖。直到今天,回忆起上台领奖时“不知所措”的样子,仍然像在做梦。
“我完全记不清当时发生了什么,” 这位26岁的女演员凭借 Netflix 的《黑钱胜地》中扮演脾气暴躁的 Ruth Langmore 一炮而红,“我记得自己走向领奖台、拿过奖杯,看到台下有那么多人,心想,‘我的天啊!’那种感觉有点吓人!”
站在台上的 Julia 被眼前星光云集的场面震慑住了(“我竟然和 Michael Douglas、Catherine Zeta-Jones 对视了……差点晕过去!”),但还是努力保持冷静地向合作出演的 Jason Bateman 道了谢,称她为“从开始就一直引领自己的一道光”。“我每一天都在感恩,觉得自己能够获得这个角色真是太幸运了。” 那次颁奖礼过后,她受到了来自《伦敦生活》的鼓励,“(主演)Phoebe Waller-Bridge 说她很喜欢我的获奖感言,” 她笑着提起自己在发言刚开始的时候竟然“把奖杯比喻成了巧克力”,“我在后台的时候曾对她说,‘我好爱你’,于是她回了我一句,‘我好爱你的获奖感言,说得很好。’ 可我心想,‘那段感言太糟糕了吧!’”
“我到现在还是有点受宠若惊,” 她回忆起那个特别的夜晚,“获得提名就已经难以置信了,有点恍惚,很不真实。” 其实,Julia 是大家眼中稳赢的冠军,如果她能够听到合作搭档们对她演技的评价,可能就不会如此吃惊了。
“我是个电影迷,从小看着特纳经典电影频道(Turner Classic Movies)长大,崇拜 Bette Davis、Vivien Leigh、Marlon Brando、Meryl Streep。”
“Jason 一直在说得主会是我,每次我都回答,‘不不不,不可能’,”她坚称这结果完全出乎自己的意料,有一大原因可能是她避免去看各种网络评论。
听上去,Julia 对突如其来的成功毫无准备,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每一个成功背后的真理。这个地道的纽约姑娘从小受到艺术氛围的熏陶,母亲曾是一名喜剧演员,作品风格在女儿眼中就是“以色列版的《周六夜现场》”;父亲是一名画家兼艺术老师。对 Julia 而言,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水到渠成。
“我是个电影迷,从小看着特纳经典电影频道(Turner Classic Movies)长大,崇拜 Bette Davis、Vivien Leigh、Marlon Brando、Meryl Streep。”
Julia 小时候,母亲为了帮她克服胆小害羞,带她去上了表演课,“我很享受那种片刻迷失自我,然后在一声‘停’之后回到现实的感觉,我当时在想‘这种灵魂出窍的感觉是什么?’”
“我没有期待太多,但我知道 Ruth 是个讨喜的角色,这个角色属于我。”
少女时期出道的她,首次试镜美国版《皮囊》的主角并未成功,但这个经历却让她有机会被介绍给了选角导演 Susan Shopmaker。就在几个月之后,Susan 就在2011年的影片《双面玛莎》中选上了当时16岁的 Julia ,与 Sarah Paulson、Elizabeth Olsen 合作出演。
在那之后,Julia 把自己的成功归于两个信念。第一,“努力工作,保有善心”。
“我发现很多演员,很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工作非常努力,却算不上伟大的艺术家。当你有机会面对面接触他们就会明白,他们连伟大的人都算不上。优秀但不伟大的原因就在于,缺失了灵魂。你希望接触的是有灵魂的人,你明白吗?”
第二,她相信一个演员不能只依赖于某一次的突破,或是在赢得了一座奖杯之后就停滞了“我们需要达成几次不同的突破,不断推陈出新。”
在《黑钱胜地》中,Julia 有机会和 Bateman、Laura Linney 合作出演,“那真是我的一次重大的、超级的突破,” 她说,“这部作品让观众们认识了我。” 其实 Ruth 这个角色“本来并不是剧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但她为这个角色所赋予的狂妄态度和神色气质深入人心,成功演活了这个人物形象。《纽约时报》称 Ruth 是“《黑钱胜地》那颗强悍却又柔软的心。” 这正是 Julia 对这个角色的印象,也是最初吸引她接下这部戏的原因。
“我最初并没想到这部剧会如此成功,” 她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读剧本时,“有时候,就算一部剧里有明星阵容、知名编剧和知名导演,也可能会失败,所以我并没有抱太大期望。但我知道,Ruth 这个角色是讨喜的,早在试镜时我就感觉到了,这个角色是属于我的。”
“第一季中的 Ruth 在很多层面上还是个孩子,如今,她已经蜕变为女人了。”
该剧在今年春天就会迎来第三季的首映,在将近四年的拍摄过程中,与其说 Julia 几乎变成了这个“满口粗话、绝顶聪明的罪犯”,不如说她们是共同成长的。
“第一季中的 Ruth 在很多层面上还是个孩子,如今,她已经蜕变为女人了。年龄起着关键作用,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自己也到了这个年龄。你从一个“小大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大人。许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20岁其实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大人,本质上还是个孩子,” 她大笑着,“我自己26岁了,我还在说20岁的人是小孩!”
Julia 出演的电影《助理》在2019年上映时,成为了#MeToo 运动衍生出的首部作品。她在导演 Kitty Green 的这部片中扮演娱乐业高管(以真实人物 Harvey Weinstein 为原型)的助理 Jane。在现实生活中,这位助理从未出过镜。影片中的人物对话极少,而是通过大量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自各个层面的操纵和侵犯。
“任何形式的侵犯都是可怕的。更令人心碎的是,当你已经被虐待了却浑然不知,这就是一种操控。”
“任何形式的侵犯都是可怕的,” Julia 谈起这部影片所探讨的尖锐话题,“更令人心碎的是,当你已经被侵犯却浑然不知,这就是一种操控。”
所幸,这位演员自己并没有在行业中经历过同样的遭遇。“当然会担心,时刻处于警惕的状态,你明白吗?但这种事从没发生在我身上,” 她说,“我认识一些有过类似遭遇的人,也认识一些在职场上遭受性侵的人。现实就是如此,Kitty 总在媒体面前呼吁这个话题,我完全同意她的观点:如果 Harvey Weinstein 是唯一的问题所在,那现在就可以天下太平了。但真正的问题涉及得非常广泛。关于性侵,一切都没那么简单。”
Julia 的戏路确实很宽,荧幕上的她既能让人陷入悲伤和不安,也能让人瞬间开怀大笑。她接下来想要出演一部复古风格的作品,带有90年代特色的情景喜剧(《当哈利遇到莎莉》是她最爱的电影)。风格的多变不仅体现在工作上,同样表现在她的穿搭上。
“我一直都热爱时尚,衣装是我的一大爱好,” 她开始回想自己有过的“时尚成果”。在2016年春夏季,她成为了 Miu Miu 的代言人。“和 Miuccia Prada、Steven Meisel 合作?我能不答应吗!” 去年,她与摄影师 Tim Walker 合作拍摄了 Kate Spade 的大片。
她还登上了知名的《倍耐力年历》(与 Misty Copeland、Gigi Hadid 等一起拍摄 了2019版),为 Alexander Wang 的最后一场 Balenciaga 发布会走秀,她说那次经历“非常好玩,却非常紧张……我必须走得特别快,因为身后的模特看似正常迈步,却速度飞快!”
尽管如此,Julia 并不是一个在意潮流变化的人。“我的原则是选适合自己的设计,时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展露自信。即使穿上特别漂亮的衣服,如果感觉不自在的话,看起来也不会很美。相反,只要自己感觉好,就算套上纸袋子,也能看起来神采奕奕!”
对于事业,她同样钟情于“自由精神”。“当艺术和自身相冲突时,效果会更有趣,” 她说,“我在表演上就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正如我对时尚所做出的尝试一样”—— 她所说的尝试显然包括了去年冬天婚礼上穿的那套婚纱。
“当艺术和自身相冲突时,效果会更有趣。就像我在表演上做出的尝试。”
去年12月,Julia 和 Mark Foster(独立流行乐队 Foster the People 的主唱)举办了婚礼,当天她身穿纽约设计师 Danielle Frankel 的白色蕾丝短袖高领礼服,外面裹着毛茸茸的披肩。
这对眷侣结识于七年前的圣丹斯电影节,后来成为亲密好友。他们从2017年开始约会,六个月后,Foster 定制了一枚戒指,并在十个月后求了婚。在纽约 PUBLIC Hotel 酒店举行的婚礼恰好是在新年元旦前夕,为 Julia 事业丰收的一年画上了完美句点。
“领取艾美奖的时候我还是个未婚妻,到了十二月就成了新娘,” 她感慨着2019年的两个重要时刻,“比起来,艾美奖更出乎我的意料。嫁给 Mark 是迟早的事,我只是无法预料他会在哪一天求婚。”
“说起来好笑,大家总问我这个问题,‘对你而言哪个更重要?艾美奖还是老公?’ 我只能说,他们对我而言同等重要,但意义非常不同。”
电影《助理》将于今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