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艺术

耐克全球设计总监 Lydia Pang 的风格独白

Lydia Pang(左)在婚礼当天与妹妹Millie 的合影。

从吱吱作响的松糕鞋到美得令人窒息的黑色婚纱,这位出生于威尔士,一半中国血统的 Nike 全球设计总监与我们分享她的“战衣”,还有那些影响了她事业和人生的风格故事。

时尚

我小时候,因为妹妹生病,有好几年的时间都在往返于医院度过的。那段时间在我人生中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也在我日后的成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那几年间,我妈妈在精心的穿搭中找到了自我慰藉。她变得那么自信,穿搭得既合体又前卫大胆。那些来自家庭的痛苦和伤痛在她的穿搭实验中得到了释放和控制,衣装变成了她表达自我的重要方式,因而形成的鲜明风格也成为了她保护自己的盔甲。

我妹妹已经完全治愈了,她现在是一名医生和科研人员,在努力为 Covid-19 新冠病毒找到治愈的可能。美国目前因为疫情的爆发处于封城状态,这也让很多事情都成为了我的关注焦点。比如,穿搭和风格在当下有了很多新的意义,这也确实是我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那一天,我是当场唯一的非白人女性,却穿着男装西服裤子去面试一个白人男性的工作,想想也有点讽刺。

我有自己的一套穿搭体系,也可以说我的穿搭比较程式化。我喜欢几何线条、精裁设计、超现实和哥特风格,而且所有的元素都通过黑白色呈现出来。我也有一些签名式的单品,但最近这段时间我意识到了一点,当我们早上不一定要整装待发的时候,还能精心穿搭的意义不仅仅是让我开心,更重要的是在不确定环境下给了我一剂“定心针”。

当我们被很多不确定因素围绕时,穿搭这件事好像是为数不多可以自由掌控的。这样说来,对于自我风格的追求仅仅是分散注意力,还是可以保护自己的盔甲?随心所欲地穿,在掌控范围内尽可能做到有创意,这样让我感到一丝安全感。我也利用这段时间回顾了自己的风格,有一些单品确实定义了我人生的重要瞬间,它们之于我也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衣装。

我的 Comme Des Garçons 男装西裤

我和它是一见钟情,就像长在这条裤子上一样。我第一次去一家很有名的大广告公司面试,就穿着它,看着扎眼,但是我内心感觉很强大。那一天,我是当场唯一的非白人女性,却穿着男装西服裤子去面试一个白人男性的工作,想想也有点讽刺。

我的那双“很吵的”松糕鞋

我刚开始从事广告行业的时候很艰难。那时候一直觉得自己和“设计师”、“文案”、“策略”这些字眼格格不入,所以在工作上也因为缺乏对自己的清晰认知而屡屡受挫。在气氛严肃的会议室里,我的存在、想法和大嗓门,还有一走路就发出吱吱响的那双松糕鞋只能让气氛愈加尴尬。但我并未因此改变,我喜欢穿用正装搭配这些大大的鞋,露出踝袜的一个小边 —— 很干练,还有点朋克味道。

Lydia 和她最爱的 Comme Des Garçons 男装西裤。

我的 Acne Studios 西装

我坚信投资经典单品的价值。我买的少,而且会重复穿。我穿着这件西装去约会、出席晚宴、逛街、参加各类活动 —— 甚至穿着它(成功)通过了 Nike 的面试。有些单品渐渐会变成你的第二层肌肤,和你形影不离,你只需要一抹红唇,换双不一样的鞋子,一切看起来就会不同。

身穿 Acne Studios 西装的 Lydia。
Lydia 和老公,设计师 Roo Williams 在威尔士的婚礼。

我的黑色婚纱

在穿上这件裙子之前,我好像从未如此清晰地认识过自己。在婚礼那天清晨,我看着由设计师 Katie Roberts-Wood 量身打造,亲手缝制的婚纱和那双 Maison Margiela 的 Tabi 靴子,等不及要赶快穿上它们。我感觉很舒服,很强大,有一点点哥特风,但又丝毫没有妥协那份女人的柔美和摩登。Katie 拥有着精湛的剪裁技巧,把女性美和力量感杂糅的完美至极,能和这样的年轻女设计师合作,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最后,感谢我的羊绒两件套!

非常感谢你在过去两天(好吧,其实是三天)不离不弃的陪伴;感谢你给了“蓬头垢面”的我一丝时髦的尊严;感谢你让我在视频时看起来很 chic;感谢你陪着我去超市囤货 —— 你的存在超越了时尚的意义,让我感受到了无比的舒适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