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职场衣橱:明星发型师 CYNDIA HARVEY
她的明星客户不乏 Naomi Campbell 这样的鼎鼎大名,更是师从包括 Sam McKnight 在内的业界传奇大师,而 Cyndia Harvey 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气场更是早已在圈内传为佳话。此次,她与 Megan Logue 分享自己的牙买加魂、对于修身廓形的钟情,以及充满仪式感的美体过程如何为她带来愉悦。
无论时尚杂志还是出现在电视或广告牌上的大片,想要打造出看似毫不刻意却能令人眼前一亮的精致影像,这其中需要由各个团队付出巨大的努力。然而,这个由摄影师、化妆师、美甲师和更多专业人士组成的群体往往被披上一层神秘面纱,究其原因,他们所深爱并从事的这份工作因为居于幕后的属性,往往不会被圈外所熟知。不过这其中也有例外,而 Cyndia Harvey 无疑是其中之一,如今她正作为著名美发师活跃在台前幕后。
作为圈内炙手可热的发型师之一,Harvey 的明星客户包括 Naomi Campbell、FKA Twigs 以及 Bottega Veneta 和 Loewe 代表的一众时装屋。她很难用某一种风格被定义,但更擅长兼收并蓄的折衷主义。“我灵活多变,很容易受到面前的人影响。我的作品从不追求具体的风格 —— 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带给别人的感觉,在于它所引发的情绪。”
出生在牙买加的 Harvey 对于美发的热情源自母亲 —— 她的妈妈拥有一间自己的发廊。11岁搬来英格兰后,Harvey 在18岁那年重新发掘了自己对于这个行业的无限热情和过人天赋,并很快在圈内奠定了定位。在发廊担任发型师收获名气后,她转攻专业发型师领域 —— 专门负责大片、秀场和时装广告的工作,最初在业内大师 Sam McKnight 门下磨练技艺。“Sam 是一个传奇。他是真正的导师,从不吝惜传授自己的知识。光是看着他工作就能带给我很多启发,我就像海绵一样拼命吸收新的东西。”
她待人亲切,又总爱自嘲,即使谈及事业的高光时刻,Harvey 也总能保持谦逊和低调。“我不认为职业是线性的,它应当是所有小小成就的集合。我的答案在今天、一年之前或是未来都可能截然不同。” 换句话说,即使如今取得了如此的成就,Harvey 仍然坚信未来会更好 —— 听她与你分享自己的事业和风格秘密。
找到带给你自信的事情
“从小到大,我都很爱反思,做发型给了我充足的空间沉浸在工作中。这就像是一种逃离,尤其是编发的时候;围绕在身边的家人也给了我很多练习的机会。其实没人教过我怎么编发,但我看着妈妈在发廊工作耳濡目染,自己就学会了。这对我来说就像是本能,我可以沉浸在其中,连做几个小时也没问题,实际上也经常是这样。我曾经抗拒过成为发型师,因为从小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创意类的工作不会特别被鼓励。曾经那段时间很艰难,我什么都做不好,只有做头发能让我安心,我想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工作,找到带给我自信的事情。所以我回到起点重新开始,之后再也没有停下来。”
敢于做梦
“我刚开始做美发的时候,根本没敢奢望做现在的工作,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的职业存在。我当时的目标是成为最好的发型师。于是我努力工作,一步步做到发廊的顶端,如愿以偿发展起自己的事业。我16岁就离开家,不希望成为那种迷失自我的人 —— 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后盾,这是常常发生的事 —— 所以我拼命工作,为自己定下严苛的要求,忘我地投入进去。就这么一直到了25岁,我才终于学会享受生活,这也是我转型成为专业发型师的开端。我渴望学到新的东西,开拓自己的技能。以前我听说过那种专为名人工作的发型师,但不知道怎么才能踏入这个圈子。有一天,我碰巧读到了一篇明星发型师 James Brown 的专访,他详细地解释了向专业发型师转型的具体步骤。于是我一步一步照着做,发邮件或者亲自登门向经纪公司毛遂自荐。在经历无数的拒绝后,终于签下了 Sam McKnight 的同一家经纪公司,开启了人生新的一页。”
“整个行业正在朝着一个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这是很有意义的改变 —— 这可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我们正一步步实现。
”
从自己开始改变
“《This Hair of Mine》最初是我在2016年和发行商兼创意公司 Nataal 为首届 AKAA(Also Known As Africa)在巴黎举行的艺术博览会合作打造的一部影片,这是一次美妙的尝试。它通过视觉影像对黑人历史和血统进行了解读,我为一些杰出的黑人女性打造出了富有层次感的爆炸头,也出现在影片中。这部电影展现出黑人历史的生动和多彩,而独特的发型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文化层面来说,头发在黑人女性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代表着我们的身份。如今,每一家大型公司都需要有一位多元化的负责人,但在制作影片的时候,秀场上罕有黑人模特的身影。在一家黑人发廊工作了五年后,我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并没有展现出黑人发型的多元化和美感。通过这部影片,我希望聚焦那些从未被代表过的女性们。实际上,目前我正在对这个项目进行新的尝试,不过还不能透露任何细节。整个行业正在朝着一个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这是很有意义的改变 —— 这可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但我们正一步步实现。”
“我身上穿的衣服需要让我自由地做想做的事。
”
不做作的优雅才是真优雅
“不论穿什么,我都追求舒适,尤其是在工作的时候。我需要能够自如活动的衣服 —— 必要的时候即使趴在地上也没问题。在修剪发型或是使用美发产品的时候,那些限制行动或者很精致的设计就不太适合;我身上穿的衣服需要让我自由地做想做的事。通常,我都会选择滑板风格的造型,但话虽如此,偶尔也会盛装打扮一番。比如外出晚餐的时候,我会选择比较修身的设计。Wales Bonner 是我最喜欢的设计师之一,她的剪裁和廓形堪称完美,我记得她曾经形容自己的设计具有‘知识分子气息’,简直太准确了。我也很爱 Simone Rocha —— 她的作品与众不同,但每个人都能穿出自己的感觉。这种独一无二的设计美学无论任何人都能轻松驾驭,的确非同一般。而且每次我穿上她的设计,都感觉自己好美!”
“牙买加人很注重自己的外表,就算是校服也穿得非常讲究。半裙的每一道褶都会专门熨整齐,鞋子也总是擦的锃亮。
”
风格与文化是共生的关系
“我最早的时尚记忆是在90年代的牙买加,妈妈和她的朋友们一起穿衣打扮,晚上去舞厅狂欢。这不是每天都有的事,大概一月一次,他们会穿上那些浮华夸张的衣服,配上一大堆首饰,再专门做发型,看起来特别华丽。这些女人们总是让我感到敬畏。我亲戚家的小孩是受过专门培训的裁缝,所以我的衣服都是定制的。小时候穿的造型在当时都很潮,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裹身半裙,还有配套的露脐上衣。牙买加人很注重自己的外表,就算是校服也穿得非常讲究。半裙的每一道褶都会专门熨整齐,鞋子也总是擦的锃亮。”
打造你自己的护肤仪式
“我不化妆,但很注重护肤。我有固定的一套流程 —— 并不繁琐,但能有效做到清洁和保湿,同时我也会用到玻尿酸和维生素C。我喜欢自己护肤的感觉,所以封城的时候即使去不了美容院或做护理也没觉得惋惜。美体的话我也有自己的一套仪式。每天我都会从头到脚进行保湿,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一直以来都这么做。这么说有可能太绝对,但我感觉好像很多黑人从小就会进行保湿。至于推荐的产品,英国品牌 Liha 的非洲黑皂特别棒 —— 18岁起我就用(这个品牌的)产品了;我还很喜欢 Epara 的天然洁颜油。与此同时,我也研发出了一款呵护头皮的产品,自己一直在用,因为我最经常编发,这对于发型很有用,瞬间就能恢复秀发的理想状态。”
Cyndia Harvey 与 NET-A-PORTER 及其产品无利益关联。